福建省激光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 时间:2025-01-20 点击数:

福建省激光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中心”),于2016年6月依托yl9193永利经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批复授牌(闽教计[2016]46号)。中心通过完善管理、创新与成果转化规章制度,构建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大研发经费支出力度,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研发、推动技术转移扩散、多形式合作、提供技术服务,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研发经费投入、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中心现有仪器设备价值5072.89万元,建筑面积3854平方米,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研究团队。2020-2022统计期内,中心承担科研项目118项、到账经费2668.9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47项、横向科研项目71项,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中心遵循“资源分享、风险分担、分工合作、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与莆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威诺数控有限公司、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莆田市雷腾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的政、校、企产学研合作。中心根据“以激光精密加工必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链为主线、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发展原则,形成了超快激光精细加工技术、微射流水波导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激光加工精密检测技术、激光微纳器件与材料制备技术等5个特色鲜明的技术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方向一:超快激光精细加工技术

主要开展超快激光微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针对不同加工材料的激光超快微加工工艺参数进行方案优化,开发一系列高效实用的激光超快精细微加工工艺库,建设区域工艺品等激光超快微加工技术服务平台。方向带头人:陈庆堂教授,团队骨干成员林金兰、林昌、林金忠等。

方向二:微射流水波导激光加工技术

主要开展微射流水波导激光加工技术理论和关键技术参数研究,以及新型激光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研究。方向带头人:林振衡教授,团队骨干成员谢海鹤、林昌等。

方向三: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

主要开展激光3D快速成型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以及智能化成型设备和材料研发。同时研制开发的小型木雕数控雕铣机已在华侨大学、福州大学教学科研中推广应用。方向带头人:李文芳教授,团队骨干成员陈学军、林金兰、陈金国等。

方向四:激光加工精密检测技术

应用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开展激光加工精密检测技术和检测系统的研发,包括微结构三维形貌和变形测量、基于剪切散斑法的材料变形测量。方向带头人:康新教授,团队骨干成员唐群华、曹一青、林清华等。

方向五:激光微纳器件与材料制备技术

开展脉冲激光微加工技术及其在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中的应用,开展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激光消融法、激光诱导液—固界面反应法等激光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包括:开展脉冲激光直接未加工技术、激光——LIGA技术,以及激光辅助蚀刻技术和沉积技术研究;开展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薄膜等纳米材料的激光消融制备方法,脉冲激光诱导液—固界面反应法合成亚稳态纳米晶方法研究。方向带头人:郑志霞教授,团队骨干成员郝广涛、蔡丽晗、林元模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yl9193永利版权所有  闽ICP备0094036号

管理员登录